![]() 日志正文
|
||
最近偶尔刷过几次短视频,一般的画面都是一晃而过,在脑子里不会留下任何的记忆,不过有两个关于曹德旺的短片,引起了我的注意和好奇。 曹德旺,何许人也? 在中国,这个名字应该是家喻户晓。曹德旺,福建福耀集团创始人,中国汽车玻璃协会会长,知名企业家、慈善家,福耀科技大学创始人,等等。总之,他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人士。 由于他从小家境贫寒,学龄期间在乡下过着放牛娃的生活,所以人们对他的成功就倍感兴趣,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他的发达之路,和成功之道。 看了他的两个短视频后,突然觉得,他的成功没有像学者们研究的那么复杂,其背后的原因很简单,第一,当然是时代的大环境造就了曹德旺;第二,从他个人的特质来看,他是一个非常能吃,喜欢吃,爱吃,饭量大的人。 这不是在开玩笑,先听我说说视频的内容,然后解读。 第一个视频讲的是,他在接受央视采访的时候,记者问:你觉得人生最大的乐趣是什么? 曹德旺回答:“我觉得人生最大的乐趣就是吃,我特别喜欢吃,我觉得鱼比青菜好吃,肉比鱼好吃,大口吃肉的感觉就像进入了天堂一样爽(这个时候的视频画面是他两手拿着猪蹄,无比享受地吃着那炖得让吃货垂涎欲滴的美食)”。 第二个视频是,在今年初的一个大型集团聚会上,大厅里的人吃完后都把注意力放在看节目上, 只有曹德旺一个人在几个保镖的看护下,继续吃着他的大鱼大肉,尽情地享受着他的天堂之旅。 曹德旺今年都已经78岁了,还这么能吃,可想而知,在青壮年时期,他的饭量有多大。 福建有一首民歌,歌名叫做《能拼才能赢》,福建人都会唱,也许因为这一首歌,福建人在骨子里从小就种下了一颗爱拼搏的种子。 谁都知道人生需要奋斗,生活需要拼搏。可是,拿什么来拼?拿什么来斗?拼什么、斗什么? 心理学研究早已表明,在我们人类,98%以上的人,智商是在同一个水平上的,特别聪明和特别弱智的人不到2%,也就是说人与人的拼,拼的不是智商。在智商和情商旗鼓相当的情况下,拼的是体力,拼的是耐力。 那么,体力、耐力从何而来?当然是从食物中来。 如果你饭量不大,不管做什么事,一会儿就累了;而那些饭量大的人,体力充沛,精力旺盛,越干越勇。时间一长,谁会成功?答案是不言而喻的。 福建的那一首民歌前应该再加上一句:爱吃才能拼,这样句子就完整了:“爱吃才能拼,爱拼才能赢” 曹德旺的成功就是这一句话最好的佐证。 也许你会说,曹德旺只是一个例子,说明不了什么。 那我们就看看古代社会是如何看待饭量大的人。 “廉颇老矣,尚能饭否”想必大家耳熟能详。故事讲的是,廉颇被免职后,去了魏国,赵王想再用他,于是派人去看看他的身体状况,赵王没有派医生去给廉颇检查身体,而是让使者去看看他的饭量。廉颇见到使者,颇为高兴,当着来者的面,一顿饭吃了一斗米,十斤肉,还披甲上马。尽管这样,由于廉颇的仇人从中使坏,他最终还是没有被赵王召回。 但是,这个典故说明在那个年代,饭量成了能否拼搏的指标,能吃就能带兵打仗,饭量大就能为国家出力。 再看看当今的体育界,一般来说运动员的成绩和他们的饭量成正比,饭量越大成绩越好。表面上看,他们比的是体力,是爆发力,其实背后比的是他们的饭量。 所以,古今中外,各行各业,能吃、饭量大都是一件好事,越是能吃,成功的概率就越大。 这个结论的得出是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的。 对于男人来说,不用控制饭量,要放开肚子来吃,因为能吃才能拼,能拼才能赢。 对于女人来说,要想找一个潜在的成功人士,标准就在这里,很简单,就找一个能吃的,饭量大的,一定是个潜力股,错不了的。
最后修改于 2023-02-19 08:02
阅读(?)评论(0)
|
||
评论
想第一时间抢沙发么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