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日志正文
|
||
上个星期六,有人在家门口邮箱下面挂着一个购物袋,上面附着一张本选区议员李思韵( Isa Lee)的名片和食物赠捐宣传单。
这个意思就很清楚了。李议员是在发动选区居民的力量,为社区福利机构募捐食物。
疫情后,通货膨胀汹涌而来,物价居高不下。这给低收入和无收入的居民带来了比较大的挑战,有些人不得不求助于本地食物站 (Food Bank) 来获得食物,填饱肚子。
近两年,使用食物站的人数呈上升趋势,多地食物站甚至出现了食物供不应求的现象。为了应对食物站食物短缺的状况,媒体大声疾呼,社会各界,各单位,尤其是政府部门,纷纷组织形式多样的食物募捐活动。也许是次数太多了,每次单位里的募捐效果不是很好。
所以,看到李议员的食物募捐袋,心里就想,这是一个好办法。把袋子送到每家每户,谁家里没有存放着几袋干食物,比如米、面等等。
宣传单上写着,请于7月5日,星期六,上午10点前,将募捐的食物袋放在门口,工作人员会来收集。
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,得记住日期,不要错过。昨天下班后,便去了超市,按照单子上推荐的食物品类,买了一袋满满的食品。今天一大早就把袋子放在了门口。
上午跑完步后,心里还一直想着这件事。于是,就在附近社区里,做了一个社会调查,看看有多少个家庭参加此次募捐活动。走了三条街,路过了大约200栋房子,也就是200多个家庭。
每看到一个装满食物的袋子放在门口的时候,心里就涌现出一股暖流,一种感动,一种被爱心与善良撞击的感动,同时,也会驻足片刻,以表达对房子主人的致敬。
但是,随着路过的家庭越来越多,心里就开始有点沉重的感觉。为什么?因为,看到的食物募捐袋的数量并不多。如果按照百分比,这个数字很不好看,我都不愿意在此公开。
越想越觉得不对劲。这不是我心目中的加拿大人,而且这个社区还是一个比较富有的社区。但是,事实就摆在面前。
也许有人会说,可能是因为这是一个华人集中的社区,不能反映主流社会。这是另外一个话题,在此不展开。
短短半个小时的社会调查的结果有点让人失望。不过,突然一想,本次募捐宣传单上的信息前后不一致,可能会导致居民在不同的日期募捐食物。
开头用大体字写着:食物收集日期是7月5日,星期六,从上午10点开始。可是,在单子的中间又有三行小字,其中写道:请于7月12日,上午10点前,将装好食物的袋子放在门口,等候收取。那么,到底是7月5日还是7月12日?
作为正式的官方宣传单,这种让人费解的信息是很不专业的。
于是,一个电话打给了李议员,听她的解释。当时,她正在消防队,协调人工与用车事宜。把情况给她说了后,她说,他们意识到了日期的前后不一,解决的办法就是,他们将于12日再一次派人到社区收集食物袋。
12日,下个星期六,再做一次社会调查,但愿能看到更多的装满食物的袋子。 |
||
评论
想第一时间抢沙发么?